運動與巴金森氏病

給患者的衛教指南

巴金森氏病(Parkinson’s Disease, PD)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,主要由於黑質中的多巴胺神經元損失引起,導致運動症狀(如震顫、僵硬、動作遲緩及姿勢不穩)以及非運動症狀(如抑鬱、焦慮、睡眠障礙和認知功能下降)。雖然藥物治療能有效控制症狀,但無法延緩疾病進展。然而,科學證據顯示,規律的運動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

運動對神經的影響

運動透過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(BDNF)的分泌,增強神經可塑性和適應性,幫助重建受損神經網絡,增強神經元之間的連結,改善大腦功能。規律的身體活動有助於維持多巴胺神經元的功能,減緩多巴胺水平的下降。中低強度的運動可降低腦部的炎症反應,增強抗氧化能力,保護神經元免受損傷。




運動對巴金森氏病的影響

 對運動症狀(motor symptoms)的影響

  • 增強肌力與活動能力運動能改善神經肌肉功能,增加肌肉力量與關節靈活度,減輕僵硬與運動遲緩。持續的身體活動可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,提升整體生活品質。
  • 提升神經傳導效率運動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及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(BDNF),改善神經突觸的傳遞效率,增強神經元之間的連結,改善大腦功能。
  • 增強平衡與姿勢控制透過改善前庭系統與小腦的功能,運動能提升姿勢穩定性,減少跌倒風險。

 

對非運動症狀(Non-motor symptoms)的影響

  • 改善情緒:規律運動能刺激大腦內啡肽的分泌,改善情緒,減少焦慮與抑鬱症狀,增強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。
  • 促進認知功能:運動增加大腦血流量,刺激神經新生,尤其在海馬體,能改善記憶與專注能力。
  • 提睡眠質量:運動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和減少睡眠障礙的發生頻率。
  • 改善語音與吞嚥功能:參與如唱歌或語音治療相關的運動,能幫助提升語言流暢性與吞嚥功能。


運動項目與建議

  • 有氧運動:步行、游泳、騎腳踏車或輕快的室內健身器材(如跑步機或橢圓機)。每週至少3次,每次30分鐘,強度應達到輕度至中等(以進行對話但稍感喘息為標準)。
  • 阻力訓練:使用彈力帶、啞鈴或重量訓練機器進行肌肉強化。每週2-3次,每次針對主要肌群進行2-3組,強度應能在8-12次的重複中達到疲勞感。
  • 平衡與協調訓練:太極、瑜伽、或舞蹈等。每週2次,每次20-30分鐘,逐步增加動作挑戰度。
  • 雙重任務訓練:在執行動作的同時進行簡單的認知挑戰(如邊走邊計數、命名特定類別的物品)。這種任務導向的綜合訓練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靈活性與認知表現,並減少日常活動中的跌倒風險。

運動注意事項

患者運動應從低強度開始逐步適應,根據自身的情況逐步提高運動量。運動時需確保運動環境的安全,必要時可使用輔助設備(如手杖或助行器等),且最好能與家人或朋友一起運動來增強信心與動力。照護者需鼓勵患者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陪伴患者進行運動以避免意外發生。定期與醫師或復健師配合,討論設計適合患者的個人化運動方案。


結語

運動是巴金森氏病管理中的重要非藥物干預手段,不僅能改善症狀,還能提升生活品質。對患者來說,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是促進健康的重要一步;對照護者而言,支持和陪伴是成功的關鍵。透過持之以恆的努力,運動將成為戰勝巴金森氏病挑戰的有力工具。

 

參考文獻

  1. Ahlskog JE, Geda YE, Graff-Radford NR, Petersen RC. Physical exercise as a preventive or disease-modifying treatment of dementia and brain aging. Mayo Clinic Proceedings. 2011;86(9):876-884.
  2. Goodwin VA, Richards SH, Taylor RS, Taylor AH, Campbell JL.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's diseas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Movement Disorders. 2008;23(5):631-640.
  3. Tomlinson CL, Patel S, Meek C, et al. Physiotherapy intervention in Parkinson's disease: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BMJ. 2012;345:e5004.
  4. van der Kolk NM, King LA. Effects of exercise on mobility in people with Parkinson’s disease. Movement Disorders. 2013;28(11):1587-1596.
  5. Petzinger GM, Fisher BE, Van Leeuwen JE, et al. Exercise-enhanced neuroplasticity targeting motor and cognitive circuitry in Parkinson’s disease. The Lancet Neurology. 2013;12(7):716-726.
  6. Simona Bonavita. Chater 19 Exercise and Parkinson’s Disease. Physical Exercise for Human Health.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. 2020


TOP